回想起八月兩次在台中與善玟見面, 她出身台灣電通廣告, 現在應該算是社會活動份子Social Activist, 專注女性性別議題, 應該是我目前唯一稱得上純社會活動份子的不甚熟悉朋友. 聊天時,說到;" 想到發表談論永續品牌, 如何兼顧3P(People/Planet/Profit.)的國外案例, 借以促進更美好臺灣的未來,盡點力, 說說說..... 沒具體行動, 汗顏之至.
因為前天自由時報週末版做台中忠信市場專題報導, 想起這件事, 網路搜尋之後, 猛然發覺台中綠園道區塊竟然衍生出這樣一片綠洲. 台北還沒看到這麼生動有力的在地力量,歸咎於土地太貴當然最簡單, 台北人是否失去內在清醒的生命感?才是更嚴肅的提問.
或許,值得定期訪問台中忠信市場; 況且Nanthan與黑切的曲折也想探索, 小雨的兒子或許沒合作機會, 終究曾經起心動念..... 那就來企劃台中演講/討論會/讀書會的具體方案吧!
Looking Toward the Future by Looking at the Past: Social Activism and Social History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Volume 42, Issue 1, pages 215–227, Spring 1986
回顧歷史前瞻未來:社會活動份子與社會史http://carol218.pixnet.net/blog/post/25962529
陳韋臻 — 週四, 2009-07-16 21:08
文、圖/陳韋臻
離開國美館的抗議現場,國美館派遣工自救會成員蔡善雯往對面綠園道走去,經過藝術商家掠過高樓大廈,在四五層透天排樓住宅間,熟練地左轉鑽進一個類似防火巷的黝黑小洞。映入眼簾的是外面看不見的舊市場,被連排住宅所遮蔽,不熟門路的人經過也不會發現的老舊空間。善雯的目的地是今年才開張的「自己的房間」,她租下一間窄小的舊屋厝,找了二手舊家具,自行油漆、擺上二手書籍和有機產品,總是在傍晚五點多國美館下班後過來,看守這個營業額連租金四千元都打不平的小店。
在鐵皮覆蓋之下的忠信市場,有近百戶緊挨彼此的四坪房舍,除了六個小出口外,幾乎全面對外封閉。裡面長居的住民幾乎都是在民國六十年左右由彰化或嘉義遷移至台中討生活的人,他們共用一個公廁、在家門外的道路上煮食、娶過門的媳婦幾乎都是來自越南的新移民,這種市場在台中尚存不少。由於國美館的周邊效應,這兩年市場內有三戶舊屋厝陸續被改造為文化藝術空間,閃亮亮的白色外牆與周圍黑黝黝的灰泥牆形成對比,玻璃牆透視出去是堆滿雜物的狹窄走道,以及對面鄰居結合客廳飯廳休息室功能的一樓。這個就連附近住戶也好幾年沒踏上的幽暗國土,開始走進了一小撮藝術家、年輕族群,甚至觀光客,他們經過門戶開敞的人家,停駐在新改造的藝文空間,共構舊空間與新生活樣態的異質並存,在居民下工吃飯睡覺的生活裡,開始活動。
城市縫細中的生活場景
從民國五十年代末就建造的忠信市場,在六、七零年代相當興盛,一共容納了百餘戶的住屋,每戶佔地四到五坪,三層樓中住了五到七人,早期幾乎都是從外地來台中找頭路的青壯年人,當時傳有「這裡住戶生小孩一定生男的,作工作一定賺大錢」的說法。到了八零年代,隨著經濟下滑,忠信市場也跟著沒落,如今剩下的住戶只有三十戶左右,走在裡面最常看見的都是老人與小孩。由於早期建商為了避稅,將房屋間的格子小路捐給市政府,於是在北美館帶起的都市更新下,成為建商難以入侵的一塊舊空間。
一個在市場住了三十年的阿伯,跟著哥哥從彰化老家搬進這裡,右耳聽不見,講話都要好大聲。談起生活的狀況,他用一口家鄉腔的台語說:「我十歲就去種田了,每天都很辛苦,手臂上都是割傷,整隻手臂上都紅色的血,低下頭眼睛也被刺傷,腳踩在土地裡也是傷,每天都吃『杏菜』(莧菜)。搬來這裡之後,什麼也不會,只懂賣海鮮。兒子找不到工作,只好一起賣海鮮,四十幾歲好不容易娶一個大陸新娘,花了三十萬還跟人家借錢,結果待了五天就不見了。這個禮拜噢,海鮮每天平均賺四百塊啦,生活打不過去啦!」以前一家五口住在三層加起來不到十五坪的房厝內,十年前搬到附近其他地方,還是每天都回來串門子,找哥哥嫂嫂聊天。
阿伯的哥哥住在兩間打通的屋子裡,八坪的三層樓,住了七個人,兒子做鞋子板模,跟他剛聊天時很害羞,講到工作時,開始滔滔不絕地解釋著各種各樣的板模,「以前比較好,現在廠商都移到大陸去了,這裡只做樣品,有工作才上工。」而問到會不會想離開這裡,他說:「我自己不會,除非有比較好的環境。一個地方你住了二、三十年,要離開還要重新適應,這裡鄰居都相處有感情了,要離開還要整個重新開始。」他的老婆遠從越南而來,姣好的面容未說一句話,與高齡的岳父岳母待在狹小的房中,端著碗筷看台語的民視連續劇《愛》,屋子最底小小的木造梯,通往我看不見的樓上。路的另一面有一個老阿婆,坐在棉被店鋪裡面,粉紅色的紅色的棉被看上去鋪了塵,與阿婆一起沉默。
新「美學」滲入舊空間
在原有的空間氛圍基礎下,甫進駐忠信市場內的三個文化藝術空間,分別是「明室」、「自己的房間」以及「Z」,這些藝文工作者保留老舊的房厝建築結構,重新設計規劃,分別作為影像創作播放空間、二手書籍與有機產品販賣,以及無營利的藝術家沙龍兼展示空間。他們有些抱持著「藝術家進駐計劃」(Artist Residence Program)的理念、企圖在生活場域中提倡一種生活美學及慢活的態度,或者做為一個自我的實踐領域。
離開國美館的抗議現場,國美館派遣工自救會成員蔡善雯往對面綠園道走去,經過藝術商家掠過高樓大廈,在四五層透天排樓住宅間,熟練地左轉鑽進一個類似防火巷的黝黑小洞。映入眼簾的是外面看不見的舊市場,被連排住宅所遮蔽,不熟門路的人經過也不會發現的老舊空間。善雯的目的地是今年才開張的「自己的房間」,她租下一間窄小的舊屋厝,找了二手舊家具,自行油漆、擺上二手書籍和有機產品,總是在傍晚五點多國美館下班後過來,看守這個營業額連租金四千元都打不平的小店。
在鐵皮覆蓋之下的忠信市場,有近百戶緊挨彼此的四坪房舍,除了六個小出口外,幾乎全面對外封閉。裡面長居的住民幾乎都是在民國六十年左右由彰化或嘉義遷移至台中討生活的人,他們共用一個公廁、在家門外的道路上煮食、娶過門的媳婦幾乎都是來自越南的新移民,這種市場在台中尚存不少。由於國美館的周邊效應,這兩年市場內有三戶舊屋厝陸續被改造為文化藝術空間,閃亮亮的白色外牆與周圍黑黝黝的灰泥牆形成對比,玻璃牆透視出去是堆滿雜物的狹窄走道,以及對面鄰居結合客廳飯廳休息室功能的一樓。這個就連附近住戶也好幾年沒踏上的幽暗國土,開始走進了一小撮藝術家、年輕族群,甚至觀光客,他們經過門戶開敞的人家,停駐在新改造的藝文空間,共構舊空間與新生活樣態的異質並存,在居民下工吃飯睡覺的生活裡,開始活動。
城市縫細中的生活場景
從民國五十年代末就建造的忠信市場,在六、七零年代相當興盛,一共容納了百餘戶的住屋,每戶佔地四到五坪,三層樓中住了五到七人,早期幾乎都是從外地來台中找頭路的青壯年人,當時傳有「這裡住戶生小孩一定生男的,作工作一定賺大錢」的說法。到了八零年代,隨著經濟下滑,忠信市場也跟著沒落,如今剩下的住戶只有三十戶左右,走在裡面最常看見的都是老人與小孩。由於早期建商為了避稅,將房屋間的格子小路捐給市政府,於是在北美館帶起的都市更新下,成為建商難以入侵的一塊舊空間。
一個在市場住了三十年的阿伯,跟著哥哥從彰化老家搬進這裡,右耳聽不見,講話都要好大聲。談起生活的狀況,他用一口家鄉腔的台語說:「我十歲就去種田了,每天都很辛苦,手臂上都是割傷,整隻手臂上都紅色的血,低下頭眼睛也被刺傷,腳踩在土地裡也是傷,每天都吃『杏菜』(莧菜)。搬來這裡之後,什麼也不會,只懂賣海鮮。兒子找不到工作,只好一起賣海鮮,四十幾歲好不容易娶一個大陸新娘,花了三十萬還跟人家借錢,結果待了五天就不見了。這個禮拜噢,海鮮每天平均賺四百塊啦,生活打不過去啦!」以前一家五口住在三層加起來不到十五坪的房厝內,十年前搬到附近其他地方,還是每天都回來串門子,找哥哥嫂嫂聊天。
阿伯的哥哥住在兩間打通的屋子裡,八坪的三層樓,住了七個人,兒子做鞋子板模,跟他剛聊天時很害羞,講到工作時,開始滔滔不絕地解釋著各種各樣的板模,「以前比較好,現在廠商都移到大陸去了,這裡只做樣品,有工作才上工。」而問到會不會想離開這裡,他說:「我自己不會,除非有比較好的環境。一個地方你住了二、三十年,要離開還要重新適應,這裡鄰居都相處有感情了,要離開還要整個重新開始。」他的老婆遠從越南而來,姣好的面容未說一句話,與高齡的岳父岳母待在狹小的房中,端著碗筷看台語的民視連續劇《愛》,屋子最底小小的木造梯,通往我看不見的樓上。路的另一面有一個老阿婆,坐在棉被店鋪裡面,粉紅色的紅色的棉被看上去鋪了塵,與阿婆一起沉默。
新「美學」滲入舊空間
在原有的空間氛圍基礎下,甫進駐忠信市場內的三個文化藝術空間,分別是「明室」、「自己的房間」以及「Z」,這些藝文工作者保留老舊的房厝建築結構,重新設計規劃,分別作為影像創作播放空間、二手書籍與有機產品販賣,以及無營利的藝術家沙龍兼展示空間。他們有些抱持著「藝術家進駐計劃」(Artist Residence Program)的理念、企圖在生活場域中提倡一種生活美學及慢活的態度,或者做為一個自我的實踐領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