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1年1月3日 星期一

今天中國時報兩篇關於Social Business的報導

觀念平台-社群媒介與社會事業2011-01-03 【顧爾德】
《時代》雜誌選出去年年度人物是「臉書」創辦人祖克曼,理由是「臉書」改變了我們的日常生活方式。「臉書」到底改變了人類哪些生活方式? 祖克曼創造一個五億人口的虛擬國度。數字很可觀,但若只是五億人都使用某一種物品或機制,不是創新之舉。網路普及之後,很多人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腦查看電子郵件;當手機成了人人必備工具,很多人時時刻刻忙著傳收簡訊。這些都是資通科技對日常生活方式的重大改變。
     「臉書」卻比手機、電子郵件、MSN更進一步改變社交生活方式:它讓網路的匿名性實名化。雖然你可以用假名、也不需要放照片就登錄「臉書」,但你若想達到社交功能,必須讓別人更認識你、信任你,如此才有更多人願意和你分享訊息。
     讓網路社交的匿名性降低,讓網路使用者敢於向更多人表達自我,這是「臉書」對網路社交的一大突破。過去,網路社交的高流動性、高匿名性,也讓網路更虛擬化。人們在網路上發表意見、互動,可以不負太多責任。看似無遠弗屆的網路世界,其實是虛幻的雲煙,無法形成共同體;很難在共識與互信的基礎上進行社會交往,進而形成集體行動。過去幾年來,手機、網路通訊普及之後,最流行的「集體事件」是「快閃」。這種「事件」的參與者毋需對事件本身有太多共識,只要覺得有趣就可以參加,「快閃」之後也不需思考任何後續行動。因此這很難稱得上具有社會實踐意義的集體行動。
     「臉書」增加社群網路的信任感,把虛擬世界和真實世界做了進一步的扣聯。值得我們更進一步探究的是,如果社群媒介(social media)可以建立在互信基礎上,那麼它有可能對真實世界產生些哪些重大改變?
     社群媒介的蓬勃發展,不只可以創造groupon這種團購商業模式而獲利。社群媒介本質是種社會行為,如果這些行為是建構在互信共識上,那麼真實世界的社會行動可以透過網路而擴散出更大的社會實踐網絡,而且這些網絡是可以持續建構,不是過眼雲煙。一個更有互信基礎的社群媒介,是發展社會事業非常有利的基礎。
     突發災變的緊急救援中,網路可以發揮很大力量。八八水災救援就是一例,而對岸在汶川地震時,民間也運用網路進行資源動員與配置。除突發災變,兩岸民間社會也都努力運用網路工具來擴展可長可久的社會事業。
     最近,對岸幾位投身網路社會事業的積極人士來到台灣訪問,包括「多背一公斤」的發起人余志海及推動「中國公益2.0」(NGO2.0)的學者朱健剛。「多背一公斤」是個很有想像力、但也非常簡單的運動構念:當你到各地旅行,行囊多帶一公斤物資,給偏遠地區需要這些物資的學校、社區。這種舉手之勞的社會參與,吸引很多人投入,也建構出一個社會資源供需的資訊平台。而NGO2.0引入Web2.0互動模式,進行草根公益組織的訊息交流、工作培訓,並進一步尋求協同行動,藉由網路建構起草根NGO的聯結。
     一個更具互信基礎的網路社群,可以讓這些民間社會事業更茁壯穩固。不只台灣公民社會可以建構起合作平台,兩岸之間也可以藉此共同建構起公民社會的平台。
     (作者為專欄作家)
汐止五指山半山腰上有一間「原味咖啡坊」,主人是六十三年次的太魯閣族原住民馬燕萍,台大畢業,在補教界教書逾十載,有感於許多原住民家庭苦於生計,她撐起一間咖啡屋,目前有十一名多元就業的原住民員工。為此,她賣掉車子與自己創業加盟的補習班,前前後後投入三、四百萬元。
     「這是我這輩子做過最瘋狂的事,許多人都說我瘋了,但仔細想想,如果現在放棄,可能再也沒有機會拾起這個夢想,就賭一次吧!」馬燕萍看著自己與同胞們合力打造的咖啡坊心有所感。
     兩年前,這裡是荒蕪一片的空地,現在滿溢原鄉風情。受限於經費,大門與表演舞台撿漂流木打造而成,吧台則以二手家具組合。咖啡坊除了供應餐點,也不時有原住民樂團來此展演。
     馬燕萍表示,在補教界教書十三年,她接觸到許多原住民家長,離開部落,到都市討生活,但因學歷不高,多半從事綁鐵、搬運、清潔等勞力工作,「每天追著錢跑,無暇關心孩子的教育」,殘酷的是,一旦上了年紀,往往難以再勝任這些粗活。
     馬燕萍印象很深刻,她曾教過一對小學四、五年級的原住民姊妹花,擁有語言天分,從ABC開始學起,短短三個月就能流利地演出英語話劇,讓大人們刮目相看,可惜兩姊妹的父親在金融海嘯中失業,家裡的經濟與生活陷入困境,姊妹倆也就此喪失學習意願。
     「如果能有一個地方,能讓原住民朋友安心工作,有更多心力照顧孩子,那該有多好!」馬燕萍笑說,自己的想法很單純,先是成立台灣原住民教育經濟發展協會,再開設咖啡坊,並向勞委會申請多元就業方案,目前已協助十一位中高齡原住民上工,培訓其一技之長。
     始料未及的是,許多當初與她一同發起協會的有志之士,不敵現實生活的重擔,紛紛退出。協會也一度因經費不足而停擺,幸而後來獲得聯合勸募協會補助。
     原住民人口雖然有較高的勞動參與率,但失業率也高於全體民眾。以行政院原民會公布去年九月原住民失業率為五.四二%為例,全國為五.○五%。不少原住民為尋求工作機會,遷移都市居住,但容易因文化差異、生活適應、語言及教育程度等方面居於劣勢,面臨就業上的挑戰。
     五十一歲太魯閣族的許大姊,每天得通車一個小時到咖啡坊上班但不以為苦。「工作不好找哪!」她說,過去當清潔工,一個月賺不到一萬元,現在好多了。
     排灣族的朱曉玲則說,失業二、三年期間,只能打打零工,她很珍惜這份穩定的工作,除了賺錢補貼家用,也可以好好關注小孩的發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