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0年10月17日 星期日

用音樂打造有機樂活品牌

假如掌聲穀粒算是有機樂活成功品牌,文案與攝影太動,應該是重要條件(原因).
上週給歐先生嗎哪食品,用"聖樂"打造品牌的策略建議, 他似乎接受, 但是中小企業執行能力弱, 資源不足, 給好建議, 恐怕不足成事.
 昨天四四南村簡單市集, 歌手吸引許多聽眾, 簡單市集假如是品牌, 該品牌構成要素包括音樂. (嗎哪食品攤位,小湯現場服務.)

音樂 弱勢族群的世界語言:
  • 2010-10-17
  • 中國時報

  • 【黃哲斌/專題報導】

     音樂是世界共通語言,全球各地都有以弱勢族群為主體的音樂創作者,無論是原住民或底層社群,都藉由音符與歌聲唱出自己的獨特文化、文明碰撞與群體心聲。
     ●澳洲:Whatever Music Project
     澳洲針對少數族裔的廣播電視台SBS,一直致力培植不同文化背景的創作樂團,該台的「無論什麼音樂」計畫,協助創作者錄製音樂作品,然後在官網推出這些樂團的歌曲與訪問,並將作品合輯發行。
     SBS在網站上徵求世界各地的試唱帶,並贊助澳洲境內的音樂活動,他們也召募不同族群背景的人才,製作該台的節目,希望呈現澳洲的多元文化面貌。
     ●世界原住民:
     世界各地原住民音樂,是一張顏色斑斕的聽覺魔毯,無論是知名的澳洲原住民的WAAK WWAK JUNGI樂團、北海道愛奴族的OKI樂團、沖繩的Champlers樂團或尼泊爾的Bobin and the Mantra樂團,都是動人吟唱族群的聲音。
     其中,在台灣頗有知名度的加納沖(Oki Kano),原本是國立東京藝術大學的學生,二十幾歲才發現自己具有愛奴族血統,於是開始追尋自己的族群文化,並將失傳的通古歷琴(tonkori)搬上現代舞台,甚至親手製作這種古老樂器,重現庫頁島、北海道一帶的原住民文化。
     ●台灣:飛魚雲豹音樂工團
     由視障詩人莫那能、北原山貓的陳明仁、排灣族頭目林廣財,以及雲力思、盧皆興、陳主惠、史亞山等人成立的「飛魚雲豹音樂工團」,或許是台灣「最原味」團體。在九二一之後進入災區,除舉辦音樂會撫慰災民,進而創設樂團,希望推動原住民文化、扭轉漢人至上的文化衝擊。
     莫那能的人生,正是原住民被主流社會吸搾、排擠,放逐至邊緣地帶的悲慘縮影;這個由卑南族、排灣族、泰雅族、布農族、漢族等不同部族組成的樂團,始終拒絕被政治力量與主流商業機制收編,透過演唱會及專輯發行,支持他們採集各部落古調,重新編曲再現原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